教師招聘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> 專業基礎知識 > 美術 >
來源:教師招聘網 時間:2019-12-20 10:44:18
自漢魏以來,書法、繪畫便已逐漸成為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傳達思想的藝術載體。因其成就斐然,迥異于西方藝術形式,亦被認為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最高代表。"重文輕武"的宋朝"以文治國"。這個文風濃郁的年代,讓書畫藝術攀登上一座新的高峰。宋代皇帝多擅長書畫,出于裝點宮廷、圖繪寺觀等需要,亦十分重視畫院建設,使之成為了藝術史上最為出彩的皇家繪畫機構。此外,世間藝術的杰出者都受到帝王的獎勵,書畫創作成為自上而下的社會風尚。宋徽宗趙佶對宋代書畫的貢獻尤為突出,他為宋代宮廷繪畫確立了獨樹一幟的流派風格。
宋徽宗天賦稟異,書法工真行草書,繪畫花鳥、人物、山水兼備,為兩宋皇帝藝術造詣之最,冠絕古今。自創的"瘦金體"使其被譽為書法界的一代宗師。同時,徽宗在琴、棋、詩、詞、賦等文藝領域樣樣精通,有著深厚的藝術造詣。北宋末期,院體花鳥畫正是在徽宗的大力倡導下,進一步向工筆寫實的風格發展,筆法工整細膩,花鳥神態逼真。
或許就是在似今日這般秋高氣爽的時節里,宋徽宗又一次提起了他心愛的畫筆,畫下了這張《芙蓉錦雞圖》。此畫以花蝶、錦雞、芙蓉、菊花構成畫面。一枝芙蓉從左側伸出,幾朵芙蓉花于枝頭嫻靜半開著。突然,不知從哪飛來一只五彩錦雞,打破了沉寂。其落腳之處,樹枝搖曳下墜之狀栩栩如生,表現了鳥兒的重量感。錦雞渾然不顧顫動,傲然扭首凝視。于之視線處,可見雙蝶翩翩而飛,追逐嬉戲,自然的生靈相映成趣。左下角一叢菊花迎風而舞,進一步點名情景發生的時節為秋日。
[宋]趙佶(宋徽宗) 《芙蓉錦雞圖》 絹本雙勾重彩工筆花鳥畫
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
《芙蓉錦雞圖》作為宮廷工筆花鳥之典范,整體設色艷麗,層次分明,疏密相間,這種安排在當時的工筆花鳥畫種很是流行。五彩錦雞、芙蓉、蝴蝶雖均為華麗題材,但經徽宗巧妙的構圖安排,使之不同于一般裝飾,洋溢著生機勃勃的靈性。雙勾筆力挺拔,線條工細沉穩;渲染薄艷嬌嫩,填色細致入微。每處花鳥,皆精工細作,而不顯呆滯,著實達到了工筆畫中難能可貴的形神兼備、意蘊濃厚的境界。
徽宗本不該繼承皇位,因其兄哲宗趙煦膝下無子而成為北宋第八代皇帝。在位期間,他縱情聲色犬馬,寄情筆墨之樂,對家國大事既無能為力也漠不關心。在以蔡京為首的文官集團的腐朽統治下,北宋面臨著內憂外患。靖康二年(公元1127年),徽宗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,并最后卒于金地。但徽宗在此畫中寓情于景,以生機盎然的秋色表達自己平和愉悅的心境,讓我們對當時"國破山河在"的憂愁也儼然褪去。
"玉京曾憶舊繁華,萬里帝王家。瓊樹玉殿,朝喧弦管,暮列笙琶。花城人去今蕭索,春夢繞胡沙。家山何處?忍聽羌管,吹徹梅花!"一個角色錯位的亡國皇帝,一位史載千秋的書畫大師,深陷囚牢之時,這位"不愛江山愛丹青"的藝術巨匠,吟詠的也許不光是"家已不家、國已不國"的辛酸,也有幾分壯志未酬的遺憾吧!
中公講師解析
關注微信公眾號“中公教師招聘考試”
回復【時政】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+時政模擬
回復【資料】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
注: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,版權為“中公教師網”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公教師網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