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招聘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> 教育公共基礎知識 > 教育學 >
來源:教師招聘網 時間:2020-03-20 00:07:38
義務教育的的起源和發展是教資教招考試中的常考點,常以客觀題考查。對于涉及的考點,接下來進行一一講解:
一、西方義務教育的產生與發展
1、興起階段:16世紀
義務教育起源丁德國。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中,馬丁路德(1483—1546) 為了爭取人民信仰新教,提倡公費設立學校,強迫人民送子女上學。1619年,普魯士的魏瑪共和國率先嘗試通過立法的手段,以國家權力強制全體適齡兒童接受初步的國民教育,規定送6--12歲兒童入學,一般認為這是義務教育的開端。
2、初具雛形:17世紀至19世紀50年代
順著宗教、政治上的原因,慢慢發展,初步具有義務教育的形態。
3、大規模發展:19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
大工業革命以后,資本主義生產迅猛發展,不但要求大大增加勞動者的數量,而且要求提高勞動者的質量。從事機器生產的工人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,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能,因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、普及初等教育就成為急迫的問題。到19世紀半期,一些比較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,如美國馬薩諸塞州在1852年,英國在1880年,法國在1882年,先后通過了義務教育法令。到20世紀20年代,各資本主義國家都已基本普及了初等義務教育。
二、我國義務教育的產生與發展
(一)舊中國的義務教育
1、擬議和提出
我國義務教育的擬議和提出,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。1902 年,清政府公布了由管學大臣張百熙擬定的一系列“學堂章程”,即《欽定學堂章程》(“壬寅學制”)。其中規定“兒童自6歲起受蒙學4年,10 歲人尋常小學堂修業3年。俟各處學堂一律辦齊后,無論何色人等皆應受此7年教育,然后聽其任為各項事業”。但這個章程因故未能實行。
2、出現了“義務教育”一詞
1904年,在《奏定學堂章程》中的《學務綱要》中最先出現了“義務教育”一詞。
3、第一道正式法令
1906年,學部頒布《強迫教育章程》十條,規定“幼童至7歲須令人學,及歲不人學者,罪其父兄”。這是中國政府計劃實行強迫義務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。
4、正式試辦義務教育
我國正式試辦義務教育是在1911年。清政府學部在《試辦義務教育章程案》中明確規定以4年為義務教育期,并提出了試辦義務教育的辦法。但是3個月以后,清政府的統治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。
5、初等小學四年為義務教育
1912年元旦,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后,孫中山任命蔡元培為教育總長,并成立教育部。9月3日,《壬子癸丑學制》頒布。該學制明確規定:“初等小學四年為義務教育。
(二)新中國的義務教育
1、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
1982 年12月,第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》規定:“國家舉辦各種學校, 普及初等義務教育。”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,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在我國普及初等義務教育。
2、我國義務教育的確立
1986年4月全國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。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,以國家立法形式正式確立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,標志著中國義務教育制度的確立。
中公講師解析
關注微信公眾號“中公教師招聘考試”
回復【時政】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+時政模擬
回復【資料】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秘籍
注: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,版權為“中公教師網”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中公教師網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